Ⅰ.考试要求 1. 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2. 能利用物质性质和反应原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化学现象和问题。 3. 能利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分析、处理及转换数据,归纳推断出基本规律。 4. 掌握实验基本技能,能利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探究。 5. 能用合理的方式(文字和图表等)表达实验现象和结果。 6. 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 Ⅱ.考试内容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 原子和分子 (1) 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及其单位摩尔(mole)、摩尔质量(molar mass)、气体摩尔体积(molar volumes of gases)、阿伏加德罗常数(Avogadro’s constant)的含义; (3) 掌握化学式(chemical formula)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原子结构 (1) 了解原子组成,包括原子核(nucleus)、质子(proton)、中子(neutron)、电子(electron); (2) 掌握原子序数、同位素(isotope)的概念; (3)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 元素周期律(Periodic Law) (1)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和元素性质递变的关系,原子半径、化合价等的周期性变化; (2) 了解元素周期表,周期、主族和副族。 4. 化学键 (1) 掌握离子键(ionic bonds of electrovalent bonds)、共价键(covalent bonds)、金属键 (metallic bonds)的含义。 (2) 掌握极性键(polar bonds)与非极性键(non-polar bonds)、极性分子(polar molecules) 与非极性分子(non-polar molecules)的概念,并能用其解释分子的性质; (3) 掌握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氢键(hydrogen bond)的概念,并能用其解释物质的性质。 (4)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并能用其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spatial configuration)。 (5) 掌握原子晶体(atomic crystals)、离子晶体(inoic crystals)、分子晶体(molecular crystals)、金属晶体(metallic crystals)的概念,并能用其解释物质的性质。 5. 化学反应热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吸热反应(endothermic reaction)和放热反应(exothermic reaction); (3)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掌握盖斯定律(Hess’s law)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4)了解燃烧热(heat of combustion)、中和热(heat of neutralization)的概念。 6. 化学反应速率(chemical reaction rates)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2) 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catalys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7. 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1)理解某些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2)掌握转化率和产率的基本概念; (3)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解释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8. 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e of electrolytes) (1)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及计算; (4)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solutbility product, Ksp)的计算; (5)掌握水的离子积(ionic product of water,Kw), pH的定义及有关的计算。能根据滴定反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indicators); (6)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的概念; (7)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并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9.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 reduction reactions) (1)掌握氧化剂(oxidizing agents)、还原剂(reducing agents)的概念; (2)能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 (3)能对典型金属及典型非金属的氧化还原能力的比较; (4)掌握原电池(primary batteries)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式。了解金属的腐蚀原理和防护方法; (5)掌握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二、无机化学 (1) 了解氢(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氢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 掌握卤素(halogens)的原子结构、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掌握氧(0)、硫(S)、氮(N)、磷(P)、碳(C)、硅(矽Si)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4) 掌握碱金属(alkali metals)、碱土金属(alkaline earth metals)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5) 掌握铝(A1)、铁(Fe)、铜(Cu)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三、有机化学 1. 了解有机物的特点、掌握简单有机物的命名(IUPAC命名法); 2. 掌握典型的有机反应类型:取代(substitution)反应、加成(addition)反应、消去 (elimination)反应、加聚(addition polymerization)反应、缩聚(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反应等; 3. 掌握甲烷(m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苯(benzene)的结构及性质; 4. 理解同系物(homologous compound)的概念。掌握烷烃(alkanes)、环烷烃(cycloalkanes)、烯烃(alkenes )、炔烃(alkyne)、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s)的结构与性质。理解同分异构体 (isomers)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同分异构体; 5. 了解石油的分馏和裂化、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 6. 理解烃的衍生物(derivatives of hydrocarbons)和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s)概念,掌握卤代烃(halohydrocarbons)、醇(alcohols)、酚(phenols)、醚(ether)、醛(aldehydes)、酮(ketones)、羧酸(carboxylic acids)、酯(esters)等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7. 了解有机物常用的分析方法; 8. 了解糖类(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氨基酸 (aminoacids)、蛋白质(proteins)的基本组成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 了解塑料(plastics)、橡胶(rubbers)、纤维(fibers)等三大合成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四、化学计算 1.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物质的量(摩尔)关系和气态物质的体积关系; 2. 能对原料杂质含量、产品纯度、产率等进行有关计算; 3. 能根据化学分析数据求实验式、相对分子量、确定化学式等有关的计算; 4. 能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计算; 5. 能对溶液浓度进行计算; 6. 能对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进行计算; 7. 能对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进行计算。 五、化学实验 1.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5. 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6.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闭卷、书面答 2.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 满分150分。 4. 各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百分比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题型示例 V.评分标准 说明: 1. 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误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都要参照评分参考扣分。 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时,都不给分。 3. 在做计算题时,没有考虑有效数字的,可不扣分。 V.复习建议 近年的联招考试化学试题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2012年联招考试化学试题有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考点占总分的70%以上,化学实验的考题与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紧密,化学计算题的难度、题量和考点基本保持稳定。根据近年的考试特点,对今后的复习应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 联招考试化学试题的考点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所学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知识,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应用知识解答问题。在考试答题中,有的考生在化学式、结构简式、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上失分比较严重。例如,2012年全国联招试题:第19题关于电解原理的应用, 这一题几乎没有得满分的,化学式、电解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特别多,盐酸多写成氯化氢 (HC1);第20题对水解和电离的概念分不清楚,水解方程式没有配平;第21题中的氧元素(0)错写成氧气(02),方程式不配平,化学式写错,晶体类型判断错误等。这表明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到位,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所烈,考生在复习时应强化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学习,特别是要强化文字叙述化学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化学现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训练。要时时刻刻抓规范的落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达,要具体落实在书写上,打好基础是取得优秀成绩的根本。 2. 力争做到认真细致,准确解答,避免出错失分 联招考试化学试题的难度和题量都比较适中,考点均在考纲要求范围之内,但知识覆盖面大,考点分散又细微。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书写,避免出现笔误。在考试中,经常有考生拿到试卷急于答题,有时没有读完题目就动笔写答案,没有认真审题,出现错漏就不奇怪了。例如2012年全国联招试题:第20题的明矾化学式,有一大批考生就漏写了结晶水或结晶水个数写错;第21题出现元素判断错误,推断元素是钙(Ca) 错写成镁(Mg)、氨气化学式错写成NH4或NH4˙H20;第23题,有机物的名称写错的比较多,如甲基误写成甲烷(2--甲烷丙烯、4--甲烷苯酚)、加成反应错写成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漏写苯甲醚(CH3-O-C6H5)、银镜反应错写成与氢氧化铜的反应等;第25题,计算单位写错、剩余固体的质量没有考虑二氧化硅、计算错误等。2012年两校朕招试题: 第二题中的第4小题,乙醛和乙酸的结构简式多写一个碳原子,误写成CH3CH2CHO 和CH3CH2COOH;第三题中的第2小题,被氧化的氯化氢(HCl)错答为4mol,离子方程式写错等。 在两份试卷中都有考生写错化学式,如氯化钙(CaCl)、硫酸钠(NaS04)、硝酸铵(NH3N03)等 等。希望考生能引以为戒,平时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验、模拟考是大考发挥如常的保证。在考试答卷时做到情绪稳定,不急躁;细心审题,不大意;准确解答,不出错,就会取得优异成绩。 ![]() ![]() |